企業文化
我姓訚,但不是只愛銀子
訚(yín)姓由嬴姓演化而來,改姓本意為告誡后輩言多必失
《長沙晚報》2014年1月3日訊(記者 劉軍 實習生 王艷明 A11版)“訚”字該怎么讀,相信不少人會讀“言”或者“閻”。其實都錯了,“訚”字應該讀(yín),與“銀”字同音。昨日,湖南星大建設集團董事長訚定武說:“雖然我姓訚,但我眼里絕不是只有銀子,更多的是企業家的社會責任。”
訚姓貴為皇家后代
祖籍長沙縣高橋鎮的訚定武說,據祖輩傳下來的說法,訚姓來源于嬴姓,即秦始皇嬴政的后代。因為秦始皇在位時殺戮太多,秦滅亡后,他的后代為防他人報復,故將嬴改為訚,并遷居遠方。“改為訚姓有兩層意思,一是關上門說話,以防言多必失;另一層意思就是訚與嬴同音,讓后輩不要數典忘祖。”訚定武表示,就他了解到的信息,現在訚姓居民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、廣東省、江西省、湖北省與湖南省。據訚氏族譜長沙支譜記載,訚姓定居湖南已有360多年,如今訚氏子孫在瀏陽社港約有100人,在長沙縣高橋約有300人。
多次登機需“驗明正身”
很早就從商的訚定武經常要到外面走走,但是,由于早期的電腦中沒有“訚”字,害得他經常在登機前過安檢時還要到服務臺“驗明正身”。當然,訚姓給他帶來了些許煩惱,但更多的是歡樂。
“幾個老朋友在一起,總會有人拿‘訚’字開玩笑。”訚定武說,圈內朋友有一句話,千萬不找訚老板打賭,因為人家姓“贏”,賭不過的。第一次與他見面的人,基本上都會喊“閻老板”或者“閻總”,性格豪放的訚定武也樂意拿姓氏調侃自己:“雖然知道念錯了,我每次都應得很爽快。”
做人不要眼里只有銀子
“我家門前的這條路,還是訚老板捐資建設的呢。”昨日,長沙縣高橋鎮金橋村村民張新強指著門前的水泥路對記者說,近10年來,訚定武每年都會捐資為村里做幾件善事。修路修橋、扶貧幫困、捐資助學,“沒有哪件事少得了他。”村民們說,近五六年來,訚定武每年都要投入20多萬元幫助金橋村發展。“一個人只有不鉆在錢眼里,才能活得快樂。”訚定武說,企業做大了,應該想著回報社會,而不是一天到晚想著怎樣賺更多的錢。
上一頁
下一頁
上一頁
下一頁